首页

美脚交流网站

时间:2025-05-25 05:09:37 作者:孙颖莎战胜伊藤美诚晋级决赛,国乒提前锁定多哈世乒赛女单金牌 浏览量:20922

 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,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国大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、保障黄河长治久安,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。

  黄河之水天上来,奔流到海不复回。

  如今,绵延5464公里的九曲黄河,正在焕发新的活力。

  在上游源头青海省,5849个湖泊星罗棋布,“中华水塔”更加丰沛。

  在中游,万家寨、三门峡、小浪底等六座水库组成的水库群与堤坝协同防护,蜿蜒大河更加安澜。

  在下游,黄河生态廊道的建设,让沿岸百姓能够亲近黄河、感受黄河之美。

  山东省东营市观鸟爱好者 邢红明:草更绿,树更多,花更美,特别是鸟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。

  黄河流域生态地位极为重要,拥有三江源、祁连山等多个国家公园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。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十分关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。从汾河到乌梁素海,从三江源到入海口,他走遍黄河上中下游9省区,两次主持召开座谈会,亲自擘画、亲自部署、亲自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。他指出,治理黄河,重在保护,要在治理。他强调,共同抓好大保护,协同推进大治理。

 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副主任 李群: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,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,从水资源短缺的最大矛盾、生态脆弱的最大问题、洪水的最大威胁、高质量发展不充分的最大短板、民生发展不足的最大弱项提出了综合治理思路,为黄河的全流域系统治理指明了方向。

  围绕解决黄河流域存在的矛盾和问题,我国按照“上游保护、中游治理、下游修复”的原则,搭建黄河保护治理的“四梁八柱”;施行黄河保护法;制定黄河干流、34条支流共62个控制断面生态流量保障目标;因地制宜建设淤地坝、拦沙坝,改造坡耕地;打造一批生态清洁小流域。

  通过实施一系列治理措施,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明显向好。2023年黄河流域优良水质比例比上一年提高3.5%。流域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.78万平方千米,库布齐沙漠植被覆盖率达53%,曾经的水土流失重灾区已被绿水青山层层环抱。位于黄河三角洲的河口芦苇沼泽湿地面积逐年回升,水质稳定在Ⅱ类,鸟类从187种增加到373种。

  复苏的母亲河,正在为沿线群众带来更多的生态福祉。在位于黄河第二大支流——汾河的水上运动中心,山西太原的运动员们正在进行赛艇、皮划艇赛前集训。可在几年前,由于汾河水量少、水质不达标,队员们的日常训练还需要到处找场地。

  山西省太原市皮划艇队队员 窦鑫玮:现在这块的水干净,然后深度也够,这块风景也很好看,感觉训练的时候也过得挺幸福的,(训练)再痛苦看到这样的风景也会被治愈到。

  如今的黄河流域,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显著增强。通过优化实施调水调沙,下游河道主河槽最小过流能力由4100立方米每秒,提升到5000立方米每秒。

  黄河水利委员会濮阳黄河河务局防汛办公室防汛科科长 李寒冰:(过去)黄河河道淤积十分严重,最高洪水位接近坝顶了。(现在)河道泥沙少了3米多,最高水位就是这个位置,从这个位置向上,就是我们调水调沙调出来的安全空间。

  河道行洪能力不断提升的同时,下游堤防也全面达标,有效防御了2021年发生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秋季洪水。同时,近90万滩区群众防洪安全问题也基本解决。

  今年,古贤、黑山峡等重大水利枢纽工程正在进行前期的准备工作,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也将加快建设,全面提升黄河流域水安全保障能力。

  “黄河宁、天下平”。通过持续不断的保护治理,黄河正在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!

  (总台央视记者 梁丽娟 凯博 陈博 李卉 王曦)

【编辑:何颖】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奥运场上刮起的旋风,不只是“中国制造”,更是“中国智造”!

“万物生花”主题寓意艺术新生代如种子般破土发芽,绽放创意。本次展览共吸引了近200位青年艺术创作者参展,展出逾500件作品。

加拿大将在今秋首次设定临时居民目标数量 正收紧外籍工人引入

4月30日,四川遂宁,远眺正在建设中的成达万高铁遂宁涪江特大桥。当日,四川成都经达州至重庆万州高铁(简称“成达万高铁”)遂宁涪江特大桥建设工地主塔和架梁建设工作有序推进,现场一派繁忙景象。(无人机照片)

中国央行:为老年人、外籍来华人员等提供更优质支付服务

总体上看,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出现了稳中向好趋势,但受历史、地理条件等因素制约,洪水威胁、水资源短缺、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仍然存在。

东西问丨马巍:为何说盐碱地治理孕育全球粮食安全新希望?

县城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。黄河流域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,尤其要发挥好县城的作用。一方面,重视沿黄城市群建设,激发大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,形成特色鲜明、优势互补、高效协同的沿黄城市群发展新格局。另一方面,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同发展,提升沿黄各省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,减轻生态脆弱区承载压力;促进县城和乡村之间各类要素高效流动,实现城乡间双向赋能。

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今日首次海试
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一百多年来,我们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、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,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。”这是百年来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最大成就,是增进中华民族大团结、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必由之路,具有显著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